时间:2016-11-1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榴莲生南国

年龄越大,越觉得生命真是一个奇妙的旅程。

就像是我对榴莲的认识。

80年代,我在农村读小学,家里很穷,奶奶最大的愿望是我能读书好。读书好,就可以考大学,就可以走出我们这座贫穷落后的村庄。那时候对外面最繁华世界的印象,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县城。县城之外的世界,都是遥不可及和无法想象的。当年那个懵懂的对世界一无所知也不敢有所求的孩子,从未想到过有一天他会走这么远,远到了他以及他所有家人的想象力之外的地方。

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开始,因为认字开始多起来,开始以饥渴地阅读,想方设法地搜罗身边所有有字儿的东西,画书、杂志、刊物,报纸等等。那时候买一本书对我来讲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儿。现在回顾当时的自己,就像生活在黑暗中,而那种阅读,仿佛在慢慢推开的一扇门,知识就像是一束光,从推开的门缝里照射进来,也照射着门外神秘、美丽、广阔的世界。那时候才慢慢知道,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村庄之外,还有更远的地方,除了和我们村这样的人之外,还有不一样的人,地球是圆的,地球之外还有其他星球。

关于榴莲这种奇特的热带水果,是从一些杂志的趣味知识栏目里了解到的。都描述它特别好吃,被誉为水果之王,奇怪的是又说它长相丑陋,像一个表面生满硬刺的球,更严重的是她具有一种浓烈的恶臭气味,被禁止公众场合食用,禁止携带上飞机。这种不符合事物常理的描述让我对这种水果产生了巨大的好奇。

而那时的好奇也仅仅止于好奇而已,因为这种水果的生长地在遥远的热带国家,对于70年代农村出生的我来说,榴莲,就像月球上的陨石坑以及火星上的冰川痕迹一样一样,今生似乎绝无可能到达和接触。

没想到的是,在我三十而立的年纪,因为工作需要,居然到达了赤道附近一个美丽岛国——斯里兰卡,而且在这个榴莲生长的地方生活了三年,很多高大挺直的榴莲树就长在距离我们宿舍不远的地方。有时候,觉得这种缘分真是神秘。生命的永远存在无数的未知和可能。

那一年是年,我被总公司派驻到斯里兰卡的服装厂管理后勤。我到达兰卡的时候大概七月份,很不巧,榴莲成熟的季节刚刚过去,命运好像故意要我多一年的等待才肯安排榴莲和我素面相见。既来之,则安之,我有足够的时间。

那时候人们关于榴莲的话题依旧热烈,仿佛一场好戏刚刚落幕,而意犹未尽的观众却不愿离场。于是我在这些谈论中对榴莲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
除了作为水果的种种特性之外,听说榴莲还是一种补品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在孕妇产后不是给她们吃鸡蛋和米粥,而是给她们吃榴莲。他们的俗语中说:一个榴莲三只鸡。不过小心,听说吃过榴莲之后,不宜饮酒,否则会引起腹内鼓胀,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。

大补的东西往往也大热,所以另有传说,说榴莲吃多了会流鼻血。为了证明这一点,我的前任阿勇跟我讲起他的一次切身经历:“有一次买到的榴莲太好了,晚上忍不住多吃了一点,虽然没有流鼻血,但是身上躁热难当,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觉!后来我把房间的空调温度开到最低,可是居然一点也感觉不到凉爽!”这种说法听起来很夸张,不免有些将信将疑。

郁达夫先生在《南洋游记》中也曾写道“榴莲……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。”看着这句话,我感觉自己的理解能力受到了严重挑战,榴莲到底是怎样一种东西,能够以这样近乎极端的方式集美好和丑恶(丑陋和恶臭的缩写)于一身?

信息越多,心里反而越迷惑,于是愈加期待和“她”的相遇。真是未睹芳容,已生相思了。“榴莲”呵,难道不是很像一个女孩子的名字么?

九月份,阿勇回家,我很快迎来第一次身在异国的春节。除了需要努力克服想家的念头之外,我已经慢慢适应和习惯了这个热带小岛上的生活。在这里每天的日子都好像从复印机里复印出来,单调而又重复,一天这样过去了,一年也这样过去了,终于又等到榴莲成熟的季节。而我,终于在那个季节里不可救药地陷入了榴莲之恋。

当我第一次一边捏着鼻子对抗那种令人作呕的恶臭,一边以一种献身式的悲壮情绪将那坨黏糊糊的果肉放进嘴里的时候,心想:这应该是此生仅此一次的体验而已。

不过。。。。。。味道居然很甘美(摒除那种恶臭的气味之外),不错!一次尝试似有不足,再试一次看。嗯,真的很好吃。。。再来一次吧。。。。。。那种气味其实好像不怎么难闻呢。。。。。。一个榴莲吃完之后,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小心滑入一个无法脱逃的陷阱。

榴莲,好像宁愿以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逼你放弃,也不愿随随便便去乞求一种不疼不痒的喜欢。可你一旦爱上,便难舍难弃,终生不悔,这就是榴莲的个性。

爱榴莲的人是如此之爱,以至于为了能够满足一时的口腹之快情愿典当衣服,马来西亚华人圈儿里流传着“当掉裤子吃榴莲”的说法,可见榴莲之美。而不喜欢榴莲的人却对之深感厌恶,甚至远远地嗅到一点点气味胃部就会立感不适,不得不避而远之。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状态很少。好像一座山峰,一面洒满阳光另一面覆盖阴影,冷暖分明,难以融合。这也就是榴莲的独特魅力吧!

我们科伦坡总部的李先生对榴莲可谓恨之入骨。一闻到榴莲的气味就要呕吐,一看到有人吃榴莲就远远躲开。有一次他到工厂来,一位很重要的客人托他捎两个上好的榴莲给科伦坡的朋友。碍于情面,李先生勉为其难地答应,让人用报纸和塑料袋把榴莲里三层外三层的包了个结实,以防止气味外泄,然后才放在车的后备箱里。然而,没料到榴莲气味的穿透力竟然那么强,刚离开工厂没多久,就溢满了整个车厢。李先生忍无可忍之下,命令司机停车,把好好的一包榴莲拎出来远远地丢掉,然后把车门全部打开,让海风把车里的余味吹尽才扬长而去。

同李先生相反,高尔工厂这边的杜先生却嗜榴莲如命,也难怪,因为他是个马来西亚华人。

我们工厂门外有一棵巨大的榴莲树,枝繁叶茂,高耸入云。二三月份,高高的枝干上毫不张扬地开出素色的花,每一朵都是一颗尚在睡梦中的榴莲。

杜先生年龄大,习惯清晨很早起床绕工厂散布晨练。每次走到榴莲树这边他就会停下来,抬头向高高的树上久久张望,那种对于未来果实成熟的期待和想象是一种带着焦虑的甜蜜吧。那些日子里,每天早上,高大的榴莲树和树下仰望的人成了工厂里一道不变的风景。

直到有一天,树上突然间出现一阵枝摇叶动的喧哗,原来是一群猴子从附近林子里窜至榴莲树上打闹。有些榴莲花朵被嬉闹的猴子们碰落,有些被嘴馋的猴子采吃。杜先生眼见期待中的榴莲一颗颗被毁,不由得焦急万分,在树下奔走呼喝无效之后,恨不能也化身为猴爬上树去同前来捣乱的众猢狲决一死战。但是猴子们在高高的树上我行我素,不为所动。

更糟糕的是,此后数日,泼猴们竟然每天都来。连续几天,杜先生紧锁的愁眉,如一块厚重的雨云,徘徊来去却始终无法化为甘霖。大家虽然也为他着急,但却爱莫能助。

与天斗其乐无穷。隔天下午,工厂维修部的西亚斯---心灵手巧的一个本地男孩,带来两束“钻天猴”------我们在国内过节时也经常燃放的一种种烟花。杜先生一见,眉开眼笑。此后,每天清晨手持一束“钻天猴”和打火机,来看守他的榴莲树。一旦发现有猴子前来捣乱,他就抽出一支“钻天猴”点燃,“钻天猴”射出,直冲到高高的榴莲树上,在一个猴子的身边爆炸,声震数百米,伴之火光迸溅,惊得众猢狲四散奔逃。“钻天猴”VS真猴,真猴大败。数日猴再来,仍依法炮制。日复一日,高树上渐渐花谢,结出青青的小果子来,猴子们虽然偶尔还来破坏,但是因为人的不懈守护,终于还是有些果子逃过劫数一天天长大起来。

五六月份榴莲渐渐开始成熟,像一个个绿色的大刺猬蜷身挂在树上。每天早上,树下仰望的人呆得更久。通常,榴莲是不需要爬到树上去采摘的,一则树太高,非常危险,二则成熟后它会自然落下,提前摘下的反而味道不美,瓜熟蒂落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来形容榴莲倒是非常贴切。

榴莲的自然下落也是有时间的,一般是在夜晚,沉睡的人或能被“嘭”的一声闷响惊醒,那多半是榴莲坠地的声音。榴莲重达几公斤,表面布满硬刺,从高处坠落,破坏力巨大,若被砸到后果不堪设想。听本地人说,榴莲成熟的季节,大象从来不从榴莲树下穿过,更不会停留。我深信,自然界其实有一种神秘的信息传递模式,不同于我们人类的语言讯息系统。就像是洪水地震发生之前,很多动物都会有本能的感知而不由自主地做出逃避行动。

深夜里,成熟的榴莲从高高的树上掉落,“嘭!”,“嘭!”,沉闷而枯燥的声音,在杜先生的耳朵里,是一种美好的音乐。

拉达家也有棵榴莲树,树上结出的榴莲个头虽然小,但非常好吃。

拉达是样品室的车工,家住在离工厂很近的地方,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。她妈妈在家门口开了一个简陋的杂货店,卖一些最简单的糖果和食品。每年到五月末六月初的一段时间里,榴莲也会出现在杂货店的隔板上,摆放在一堆花花绿绿的糖果中间。我早上去海边的高尔市里采购工厂物料的时候,会专门绕路从她们家门口走过,将车停在她家院子里。她家的院子很大,隐藏在路边的树林里,院子没有围墙,四周的天然树丛经过不断的修剪,渐渐变成绿色的围篱。临小路的一侧,两棵整齐的树一左一右拉开三米宽的距离站立,中间算是院门,虽然叫做门但没有门扇,所以四季常开。拉达的妈妈快九十岁了,依旧身轻体健,一脸和蔼。老婆婆不懂英语,无法语言交流,但是一脸的笑,自始至终。我也回应以笑。偶尔需要手势,但无需言语。

她家榴莲因为个头稍小,所以只卖五十卢比一个。我常常在那里停留十几分钟,吃两个榴莲,算是一天中美好的放松。在我吃榴莲的时候,她家的狗乖乖趴在我脚边,眼巴巴的看着我大快朵颐的样子,等我把果核丢在地上,它立刻叼起来将上面残留的果肉舔干净。原来榴莲不仅人爱,狗也一样呢!

偶尔也会看到这样一种榴莲:气味浓厚质量上乘,遗憾是旁边却出现一个看似被老鼠挖出的小洞,里面的部分果肉已被偷吃,杜先生说,这是蝙蝠咬过的痕迹。偏偏这种被咬过的榴莲比完好的榴莲更贵,而一旦发现,杜先生是非买不可的。原因是既然这种榴莲能够诱使爱吃昆虫的蝙蝠改变食性,必然是味道绝佳百里挑一的好果子,有钱难买!

榴莲,原来不仅仅是人为之流连啊!

后记:偶尔想起阿勇讲过的故事,不免好奇之下亲身试验一番,偶尔故意贪嘴吃很多榴莲,静静等待身体的异常反应,遗憾的是,竟从来没有出现过那种情况。阿勇是老实人,从不说谎,那么也许是因人而异所以会反应不同吧?不过我更认为,凡是身体的异常反应,皆关乎个人心境。那时候阿勇单身在外的时间太长,隔山隔海地想家想老婆,偶尔夜里失眠,再正常不过。

所以其实榴莲并没有如此作用强大,“榴莲”者,流连也,所以有时她难免会带起离人的思念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
治疗白癜风医院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ciguoyinyi.com/llgx/1169498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